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

體貼人心的人情味


台灣人情味的美好,讓已然發覺、嘗試過的人們深刻難忘,這種溫暖倘佯在胸懷,令人不禁嘴角上揚,常聽說人情味,但卻沒有細想,沒有思考過,到底甚麼是人情味而我們有在甚麼時候會感受到人情味?BOSS說出了我們見過卻忽略的一個例子,台灣鄉下會出現來給予過路行人方便解渴,就在道旁擺上裝滿水的茶壺,綁著水杯,這就是奉茶
又例如在漆黑像弄中點亮門前小燈讓人方便行走,這都是人情味的具體表現,
體現人與人 間的關懷、禮節和尊重。您給人以情,人給您以情,相互賞味傳達情意。



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

Dream


We Dream
Let us smell the feeling of TAIWAN.


J
am
甫成軍時,其實頗不知所措,
我們想讓世界都能知道台灣這塊土地的可愛,
所以不斷尋找台灣有特色與美好,
但台灣所擁有的實在太豐富,
多元的文化、語言、族群,與風土人文,
以及漢文化的傳承,一件件都讓我們讚嘆不已,
卻也我們不知從何下手
We fall into the jam

在多次的討論中,我們找出了大致方向,
但我們卻總圍繞著同個問題打轉,
就是"我們"該如何呈現人情味,這樣抽象的概念。
偶然間我們拜讀了余云對於海角七號的影評,
其中評論電影的篇幅極少,
他的文章領我們看見幾個,
他親身所歷,帶有小溫馨的故事,
其中穿插著幾句,陳丹青對台灣小民待人接物上的描寫,
這大大的敲了我們,將我們吼出牛角,
是了,是人情味,
既是如此,怎麼可能只用器物,只透過少數人,
就將一塊土地上,人與人之間的情感、聯繫,
完整並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?

在台灣的每個角落,每一分鐘都有故事,正在開始與結束,
或許是一杯咖啡,或幾個銅板,又或一句感人的對談,
Jam可能無法一個個地述說,但藉由這個品牌,
可以帶你親自去感受,你將成為故事的主角,
在台灣繪出屬於自己的人情味。
也能與這個品牌一同,這樣的小感動帶到世界。

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

有一種人情叫台灣

 余云:
" 《海角七號》鄉土寫實的讓人感受到,有一種味道叫台南。那麼,有一種人情就叫台灣"


陳丹青:
“相比日本人的打起精神事事認真,台灣人的恭謹有漢民族的溫潤松爽,不給你看得吃力;相比香港人凡事規矩兢兢業業,台灣人的周到透著家常的歡然,並不板著臉。而“溫良恭儉讓被養成集體的習性,日常生活便不至於荒敗。”

在聯合早報影評《海角七號》的余云,曾經到過台灣,在密布台北的小巷裡有著一段難忘故事。

那時他為了寄回在台灣誠品和聯經買了肯定會讓行李超重的書,於是到街邊一家郵局把書寄回新加坡。 可是,當那紙箱需要打包時,態度溫文的中年男職員就遞過一卷膠帶,裝滿了書顯得沉重的紙箱需要搬上櫃檯時,他又主動從裡面走出來幫助。最後,事情辦完了,肚子突然痛起來的他急需上廁所,只好尷尬地又去問那職員附近是否有公廁,職員稍一踟躕,明白了他人生地不熟的窘迫,居然打開欄杆和藹地說:“那你就進來用我們員工的廁所吧。”

當從郵局深處的簡樸廁所裡走出來時,他驚訝依然未消,這是在大城市而不是村莊小鎮啊,想著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,都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事吧。平時覺得男人說起來柔軟得有點異樣的台灣國語,那幾天卻讓他覺得變得如此舒服好聽。


 之後余云久未下筆形容台灣,他說他很難描繪臺北的醇厚民風,自然而帶古早遺風的人情,後用陳丹青的話來講,那是一種“集體性的溫良恭儉讓”。從媒體上看台灣和在那塊土地上親身經歷是不一樣的。南北民風或有差異,但政治的對立和焦慮之外,陳水扁馬英九之外,台灣人的溫情一如既往,從南到北。


這也讓我想起,我曾經買了個便當,
卻意外的與一位店員相識,當時四下沒有座位,她非常熱情邀我進去店裡吃便當,而那並不是給客人坐的位子,讓狼狽的我從心裡暖了起來,想想這真是台灣人的赤誠,熱情卻不灼炙,是那麼的溫潤如風,反而令人倍感溫馨。

許多外籍朋友對台灣的映象,除了美食之外,便是醇厚的人情味在他們心中流淌,也難怪有人會無法自拔的留在台灣。

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

三峽 鳶山遊

  去年底才首度登上鳶山,今年四月,騎腳踏車在鳶山的馬路繞了一圈;這次,純粹步行,往返鳶峰路,再一次重新體會鳶山的環境...鳶山位於三峽,登山口就在三峽老街旁邊,除了循鳶峰路登上鳶山外,順遊三峽老街是一定要順便做的事!一旁的三峽祖師廟,裡面的雕刻富麗堂皇,金光閃閃的大殿,讓你必須瞇著眼睛才能仔細觀賞...

鳶山位於台北縣三峽老街的西南方,山頭因形似一隻飛翔的鳶而得名。相傳鄭成功的軍隊曾住駐紮於此,卻遭到兩隻怪鳥的侵襲,甚至不斷製造煙霧使他們迷失方向,鄭成功只好下令軍隊以大砲攻擊他們,最後這兩隻怪鳥一隻被打落在鶯歌鎮上,化身成了鶯歌石;另一隻則掉在三峽鎮的山頭上,成了鳶山,與隔岸的鶯歌石兩兩相望,鳶山雄峙於大漢溪沖積平原之南。
從鳶峰路進入三峽鳶山登山步道,籃球場邊有一小段的階梯,上了階梯後,重新接上鳶峰路;鳶峰路全程鋪設柏油路,隨著道路轉來轉去,高度逐漸上昇,起初的視野只可回望三峽地區,到了鳶峰亭後,往西邊望去,樹林大棟山系豁然出現在眼前!近處的國道三號高速公路,視野中央的大漢溪,稍遠的鶯歌地區,都清楚呈現眼前!當然,這好像是精彩好戲的前戲一般,真正重頭戲還在後頭呢!之後,過馬路叉路口,繼續循右上行,來到鳶山光復紀念鐘,或稱鳶山大鐘!光復紀念鐘位居鳶山的稜線上,如果從山下的國道三號高速公路經過,遠遠的就可看到接近鳶山山頂,目標明顯的紀念鐘黃色鐘亭!此鐘是三峽鎮民為紀念台灣光復40周年,悼念三峽人抗日的義勇精神而建,號稱是全省最大的銅鐘!可惜目前銅鐘沒有懸掛在半空中,反而放在地面,變成公園的裝飾品,變成敲不出和平鐘聲的啞巴鐘!和平鐘旁邊就是柏油路的尾端,循小路再進入,經過鳶山勝境碑,改走階梯繼續爬,不一會兒來到鳶山山頂,幾塊的大石頭盤據在山頂,一個觀賞四面風景的絕佳地點。

 從鳶峰路進入三峽鳶山登山步道,籃球場邊有一小段的階梯,上了階梯後,重新接上鳶峰路;鳶峰路全程鋪設柏油路,隨著道路轉來轉去,高度逐漸上昇,起初的視野只可回望三峽地區,到了鳶峰亭後,往西邊望去,樹林大棟山系豁然出現在眼前!近處的國道三號高速公路,視野中央的大漢溪,稍遠的鶯歌地區,都清楚呈現眼前!當然,這好像是精彩好戲的前戲一般,真正重頭戲還在後頭呢!之後,過馬路叉路口,繼續循右上行,來到鳶山光復紀念鐘,或稱鳶山大鐘!光復紀念鐘位居鳶山的稜線上,如果從山下的國道三號高速公路經過,遠遠的就可看到接近鳶山山頂,目標明顯的紀念鐘黃色鐘亭!此鐘是三峽鎮民為紀念台灣光復40周年,悼念三峽人抗日的義勇精神而建,號稱是全省最大的銅鐘!可惜目前銅鐘沒有懸掛在半空中,反而放在地面,變成公園的裝飾品,變成敲不出和平鐘聲的啞巴鐘!和平鐘旁邊就是柏油路的尾端,循小路再進入,經過鳶山勝境碑,改走階梯繼續爬,不一會兒來到鳶山山頂,幾塊的大石頭盤據在山頂,一個觀賞四面風景的絕佳地點。

鳶山,高度321公尺,小百岳排名19,登上高點,四面都有風景可欣賞!除了西北邊的樹林大棟山外,西邊最遠可望到桃園市區,近處的鶯歌區更是鮮明清晰!腳底下,國道三號與大漢溪規模宏大!大漢溪往上游瞧,鳶山堰圍起了一大塊的水域!至於西邊,白雞山系與五寮尖山系互別苗頭,縣道7乙從兩個山系間穿越!東北邊,剛剛經過的鳶山大鐘就在鳶山的稜線上,循稜線往前瞧,三峽鎮就在山下...鳶山山系呈東北到西南的走向,鳶山山頭只是這一塊山系的最東北山頭,接下來,經過福德坑山、五十分山、烏塗窟山,可再一路下降往娘子坑山!這一塊的山系可說是小巧可愛,改天一定要再來專程拜訪,整個山系走一遭,體驗山系的靈與美。


回程循原路回程,至叉路口,入[鳶山景觀咖啡],空空的沒人,只有我一人獨享咖啡!此處面對東南邊,剛好可眺望白雞與五寮山系,靜心凝視遠方,把心情放鬆,暫時忘掉等會兒還要去爬另一座山這回事...之後回到登山口,一旁就是三峽老街側門,循路逛了老街、祖師廟、長福橋,將附近的景點一網打盡...三峽的食品哪個有名?這裡有好多間的金牛角專賣店,也搞不清楚到底怎麼分辨!

這次開步走前,猛然瞧見自己右腳的登山鞋竟然開口笑了,向登山口附近的修車廠商借束帶,結果束帶尺寸太小,老闆乾脆給了我一大把!讓我自己腦筋急轉彎去...把束帶好幾個連成一圈,很牢靠的綁在鞋尖,讓我為我自己的小聰明得意了一陣子...

結束行程,開車往樹林,剛剛望見的大棟山,我來了!

資料來源:


三峽 鳶山 是當地著名的景點,
風景真的很美,遠望看見長福橋,
隔壁就是三峽老街,過年節慶可以看見許多人潮湧入三峽,
滿片櫻花與油桐花,還有許多漂亮的昆蟲,
但也因為前陣子颱風的關係,許多樹木遭受摧殘,
可以看見折斷的樹枝或樹幹,
說遠山如山水畫,卻反被說那其實是空氣太髒,
真的應該好好的珍惜台灣現在還存在的山水風景,
不然好山好水如何留給兒孫呢!


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

騰蛟啟盛─臺灣燈會在新竹


臺灣燈會Taiwan Lantern Festival


臺灣燈會係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主辦,於每年元宵節舉行之大型燈會活動。以往因皆在台北舉辦而稱為臺北燈會,2001年起則開放全國各縣市角逐主辦權,成為全國性的活動。



自1990年開始,臺灣開始舉辦元宵燈會,每年都好不熱鬧。在我對元宵節有印象開始,似乎春節到了尾聲,總是鬧著要到中正紀念堂,也就是自由廣場,觀賞燈會。印象中,每年的燈會都人山人海,中正紀念堂附近被汽、機車,擠得水洩不通,人潮端是洶湧。
燈會啟於
元宵掛燈籠的習俗,而元宵節,也就是上元節,是華人社會三大節慶之一,始於秦漢、成於隋棠,在中國周邊的國家,日本,韓國,越南等,皆有受到這股文化的影響,元宵的傳統在各地各有迥異,有吃元宵、猜燈謎、有些地區則有生火,初期是火把,後來發展成掛燈籠。

在臺灣,元宵節為自古代即為與春節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並列重要傳統民俗節日。在臺灣早期,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,以偷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。俗語說:「偷挽蔥,嫁好翁;偷挽菜,嫁好婿」。又有說:「躦燈腳、生卵葩」,新婚女子,在燈下東躦西躦,便能一舉得男,即使在日治時代同與日本人過西曆元宵節,但民間仍自行過農曆元宵節,因此當時日本總督府特許在艋舺龍山寺辦燈會,延伸至今龍山寺仍保有躦燈腳的信俗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.
我們這塊土地,歷史多桀,卻讓文化同時豐富、多元了起來,從南島文化的原住民,到現在因外籍配偶而有的新住民,台灣小小的土地上,同時有著不同的語言、文化與不同的生活方式,互相交織,激出更炫麗耀眼的火花。

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

我們心中的年味?

圖文引自:小日子 享生活誌Life Design Magazine


我喜歡過年,在台北過年,是一年當中我可以盡情享受「安靜」的時候。

我記得是在1998年吧,那是我第一次在台灣過年。或許是小時候受到電影的影響,我印象中的過年場景:街上人群紛沓。四處敲鑼打鼓,還有舞龍舞獅表演,所以第一年在台灣的過年滿是期待。記得當時我哥也正好在台北。於是我們兩個人就決定到街上走走。感受中國年節的氣氛。

新年那天當我們來到東區 (那時候還沒有華納威秀等大型商場) 時卻發現,街道上異常安靜,沒有什麼人與車輛,我們一路走到仁愛圓環,結果還是沒有什麼人,結果,新年的第一餐,是到一家Bar哨漢堡,吃薯條。心中納悶著:這算是過年嗎?好像比起美國的唐人街。台灣過年的氣氛好像不似想像中得熱烈。

後來想想,對華人來說,過年就是要回家跟家人團聚,也因此很多在台北工作的外地人,到了這個時候都回家鄉過年。在美國,華人過農曆年似乎已經融入了美國文化與商業氣息,他們將家鄉的習俗和慶祝方式,在異鄉忠實地搬演,雖然,這或許只是商人的另一種賺錢手法,但離鄉背井的華人,卻能藉此將濃濃的思鄉情緒透過傳統的儀式或慶典,找到出口。

然而,我反而很喜歡這種安靜的感覺。一年之中好像只有新年的這個時候,整個台北變成一座空城: 一個人走在仁愛路圓環,感受樹影婆娑,周遭的喇叭聲與鼎沸聲消失,想像著,這座城市,因為某場瘟疫或某種巨變,導致人們都消失無蹤,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體驗。

不過,在台北還是有很多東西慢慢消失。這些年,越來越多商店、百貨公司、電影院與餐廳,過年期間也照常營業,那種過年回家團聚的氣氛漸漸不見了,我覺得這是很可惜的一見事。

其實美國也是,我們也有許多與家人團聚的節日,像是感恩節、聖誕節,但現在也漸漸流於商業化。我當然可以理解商人的賺錢心理,但「回憶」的消失,是一件很可惜的事。不過話說回來,在台灣生活二十多年,我從沒有到過台灣的朋友家過年,一方面是覺得怕造成對方困擾,另一方面,我認為,過年是一年之中得知不易的相處時刻,我覺得必須要給她與她的家人時間與空間相處。

對於過年應景食物,像是年糕、羅波高阿,我覺得都很好吃,尤其我最喜歡吃元宵(還是湯圓?)。說到元宵,就想到有年元宵節,我還親身跑到台南體驗鹽水蜂炮的威力。那是一次很有趣的經驗,一班就常人理解,都是要離燃放的鞭炮越遠越好,但鹽水蜂炮反而是要越靠近才越刺激:記得那天,我頭戴著安全帽,身上穿了好幾件衣服與厚外套,脖子還塞毛巾,心想:這樣密不透風應該夠安全吧,於是邊鼓起勇氣往砲火裡衝,但蜂炮威力實在驚人,身上還是有好幾處被炸傷的傷口。

既然體驗了「南蜂炮」,當然也不能錯過「北天燈」。有一年過年,隨著朋友一起到平溪放天燈,雖然當時人真的很多,但卻無損興致,這是在美國無法體驗到的事。

從1992年來到台灣,之後往返於美國與台灣之間,到2002年後幾乎定居在台北。對我而言,其實已經無法界定我是美國人還是台灣人了。

我喜歡中國文化,也刻意親近它,因此,在創作上,我習慣將台灣的習俗、儀式融入表演中,生活的體驗與感之便是我創作的養分。就像是過年給我的感覺一樣,除了安靜外,最直接的感受就是「紅」。不論是走在街上穿著大紅衣的人們,還是家戶門前貼的春聯或吉祥擺飾,這時候的「紅」是亮的,是發光,它不僅是顏色,更具有時間的意涵。就像是聖誕節的聖誕樹一樣,樹木枯了就代表假期的結束。

我雖然享受這樣安靜的台北,但有時也會刻意到迪化街或太原路感受年節氣氛,跟著人潮到迪化街逗熱鬧,感受各式各樣雜貨與人群竄入嗅覺的氣味,即使混雜,卻不討厭,因為這就是最真實與我喜歡的台北生活。


我看見台灣文化帶給外地人不同的感受,
雖然過年的台北是座空城,
但是空城以外,滿是溫暖與熱鬧的氛圍
與家人團聚真是一件得來不易的事,
即便許多佳節商業化,有著商人的賺錢心理,
但不仿反過來想,也是因為有這些小小的投機,
讓許多佳節更為我們創造許多美好的回憶,
而台灣文化好比文章提到的南蜂炮、北天燈
也帶給許多外地人不同的體驗、感想還有回憶,
真是一件在美好不過的事!
身為台灣人的我們,不妨將我們心中那份年味,
讓更多的外地人,
親身體驗,一同分享。




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

吳孝儒:文化不是死的,它一直改變。


吳孝儒始終在嘗試將台灣工藝與俗民文化,以現代的美學思維混搭。這些仔細一瞧有股濃濃「台」味的作品,將理當具有違和感的元素,混搭的很有美感。如此特殊的創作風格,也讓他在米蘭設計展大出風頭,獲得不少國外主流媒體的大篇幅報導。《Wired》造訪這位設計師的工作室,請他聊聊創作理念與手法。
吳孝儒:我的想法很簡單,就是要讓東方和西方在同一個水平上談論「美學」。
因此我的作品是要能讓所有觀眾,都能抓到美的共感,讓大家都覺得這件作品是漂亮的,如此自然就會同意台灣的美學。
這兩件作品都有採用尋常辦桌時候的物件,作為造型的一部分,並不是要刻意強調台灣的元素,只是想要將這些元素轉化成美學的標準,帶到國際上介紹讓大家知道。
Wired:可以介紹一下這兩件參展作品嗎?我發現它們都融合了東方的元素在裡面。
吳:我覺得台灣就像是一個搖杯,珍珠奶茶就是紅茶加牛奶加粉圓,果汁攤還有賣各種綜合果汁,但其他國家的人就不會想把他們加在一起,所以我想:能不能把台灣或是東方的傢俱,取一個眾所皆知的表象,組合在一起?


「新台凳」(Plastic Classic)的造型就是由此而來,取明代的圈椅加上台灣路邊的塑膠椅所組成,這兩個都是傢俱,也都是不具名的經典。我做了兩種顏色,一個是本來塑膠椅常見的紅色,但因為木頭材質,讓它的質感不會太俗豔;另一張則是暗紅色手刷漸層,師父手工一層一層上漆,留下漸層的刷感。



「塑瓷」(Plastic Ceramics)是高溫燒製的薄胎瓷,用辦桌最常見的塑膠碗作為主造型,但其實碗的「肋柱」造型是有功能性的。陶瓷材料在高溫時,狀態像果凍一樣,燒製時碗的中間容易塌陷;但是加入了「肋柱」結構之後,讓碗能承受的應力提昇,燒製的成功率大幅提昇。
有趣的是,之前這項作品展出時,外國人還以為是仿古希臘作品,展場同時有擺設傳統的紅色塑膠碗,他們竟然對塑膠碗很有興趣,問這要去哪裡買。台灣人認為很俗的東西,他們卻覺得很美,這很有趣。
Wired:作品的製作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?
吳:最大的困難並不是製作上的技術問題,跟工藝師的溝通才是最大的挑戰。那些合作的師父,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做這行了,因此很難跟他們站在對等的角度溝通。有時後工藝師都會有許多自己的堅持與想法,而會因此對設計有意見。這時候就要多跟他們泡茶,多聊天,他們才會慢慢接受我的想法。
第一次和師父接觸的時候,他就直接了當的問:「你懂台灣文化嗎?」面對這樣的質疑,我都會很誠懇的回答,我從小到大在台北長大,台灣文化對我來說就是這二十幾年來,我的所見所聞。
文化並不是死的,它會一直改變,而台灣的文化印象還沒被建立起來,因此我會把這項作品當做文化的試驗,藉由展覽來推算、評估這樣的推想是否正確。
圖文引自http://wired.tw/2012/06/01/piliwu/index.html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累積與傳承,但在一代代老成凋謝、
生活型態不斷改變的今天,我們想著腳下這塊土地
 
腦海中慢慢浮現的一幕幕,
會是什麼模樣...?
 
是挾滿思念與歷史氣息的古城樓?又或滿帶思想的激辯?? 
 是一幢幢的鋼鐵叢林?是富有人情的喧鬧?   
 而甚麼又是你、我能有共鳴的文化印象??